3月2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郭烈锦在博鳌亚洲论坛“加速构建新动力系统,共创国际绿色未来”分论坛中表明,氢和电的最大差别是:电仅仅一个能量载体,本身不能存储,需求依托其他方法才干贮存;而氢既是能量载体,又是物质转化的单元。这种品性决议了在未来的二次动力系统中,氢应被作为主体来对待,与电具有平等重要性,乃至比电更为重要。
二次动力是指一次动力经过加工或转化后得到的另一种形状的动力。郭烈锦以为,与传统动力系统比较,当时新动力系统的最大短板之一是缺少可以随时随地、量体裁衣地存储间歇性、不接连、不稳定可再次出产的动力的二次动力。经过数十年科学研究,人类已认识到氢正是这种抱负的二次动力。
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动力法》(下称“动力法”)。动力法初次清晰将氢能归入动力管理系统。
依据动力法界说,动力是指直接或经过加工、转化获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包含煤炭、石油、天然气、核电、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电力、热力、氢能等。
郭烈锦指出,未来的可继续开展动力系统需扩展动力来历,经过全产业链构建,将一次动力高效地转化为清洁、低碳乃至零碳的二次动力,使消费端100%运用绿电和氢,终究完成全系统绿色可继续。
“在人类可继续开展的系统中,氢的重要性会渐渐的闪现,今日的动力系统之所以没有把氢作为主体动力来对待,是因为氢的本钱过高,包含出产所带来的本钱、输运存储本钱。” 郭烈锦说,怎样来完成氢低本钱、大容量、接连高效地出产是最中心的问题。
郭烈锦以为,新式动力转型,特别是系统的转型,一定是建立在保证供应安全的前提下,要有一个先立后破的进程。首先要面临的问题是怎么对传统系统、传统产业的运转做改造;其次,新动力转型触及从动力出产到消费的全产业链构建,可是其中心是科学技术的开展。
上一篇: 2021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隆重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