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清洁能源无处不在。如今,新能源汽车的身影随处可见,太阳能路灯如星星般点亮了城市的街巷,而光伏幕墙也在不断向阳而立。这些看似平常的场景,实际上折射出我国在清洁能源替代方面的积极进展,展现了我们能源产业向绿色发展迈进的坚实步伐。
清洁能源的利用不仅是环境保护的需求,更是我国加快能源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动选择。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58.2%,清洁能源消费的比重已达到26.4%。显然,我们已在绿色转型的路上走出了坚实的一步。然而,尽管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我们仍需认识到,与实现“双碳”目标相关的各项要求相比,清洁能源的利用水平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个部门共同发布了《关于大力实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这一政策精确指出,要快速推进重点领域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替代应用,目标是在2030年,全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消费量达到15亿吨标煤以上。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升清洁能源的利用稳定性与经济性,将成为未来的重要任务。
展开清洁能源的覆盖面要求我们加强科学技术创新,增强其安全稳定的替代能力。例如,在湖北广水市,当地依托5G与物联网技术,构建了县域级100%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这一系统通过能量路由器实现与大电网的柔性互联,可以在风电和光伏发电富余时将电力输送给大电网,在电力不稳定时则从大电网补充电能。这种创新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还确保了当地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全年新能源供电时间占比超过70%。
除了电力系统的创新,清洁能源的应用还需秉持多元化发展理念。例如,陕西府谷县创造性地采用“生物质+屋顶光伏”的模式进行冬季取暖。白天利用太阳能进行热量储存,夜晚或是阴天则启用生物质燃料炉做补充。这样的多能互补模式让清洁能源应用场景更丰富,未来发展空间无疑将大幅拓展。
从长远来看,推进清洁能源使用不仅有助于降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资源和环境成本,期待带来更可持续的未来。但现实中,清洁能源的投资与使用成本仍然居高不下。为了让更多用能主体能真正受益,还需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创新商业模式。
重庆高新区为了推动公共服务车辆的电动化替代,推出了新能源汽车“电池银行”,企业不但可以购买无动力车身,还能租赁电池,明显降低了经营成本;而吉林长春市联合中国一汽推出了“政府采购+租赁”模式,让电动公务车的运营变得更灵活便利。
在清洁能源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的政策支持与市场的灵活运作必须能有效结合,为绿色能源的发展创造更良好的环境。信心在于,清洁能源不仅是时代的趋势,也是每一个市民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要积极合作,聚焦解决清洁能源使用中的痛点与难点,携手打造出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共同构建适应绿色发展需求的能源供给新体系。随着我们加速前行,未来的生活必将更美好,家园也将愈加清洁。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