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0万亿立方米可燃冰能否取代石油成为新能源

时间: 2024-06-08 09:02:42 |   作者: 轧制设备

  近年来,人们对可燃冰的关注和期待在能源界引起了广泛讨论。作为一种巨大的能源储备,可燃冰成为了未来能源供应的热门话题。

  然而,与其潜在的能源丰富性相对应的是开采技术和潜在影响的挑战。可燃冰的开采是不是真的存在着挑战和难以逾越的障碍?

  可燃冰作为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具有巨大的能源储备潜力,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这种神秘的物质主要由甲烷和水分子结合而成。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据估全球可燃冰储量达到了2100万亿立方米,远超于了传统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

  可燃冰主要分布在海底或者极地,尤其在北极地区分布较多。由于在这些地区的极端环境条件下,温度极低且压力极高,这导致了稳定的可燃冰结构形成。海底可燃冰主要分布在大陆架边缘和深海沉积物中,而北极地区则富含丰富的陆地可燃冰资源。

  可燃冰的形成需要极低温和高压条件。在这些条件下,水分子环绕着甲烷分子,使其形成一种稳定的结构,呈现出冰晶状的形态。这种结构可以在正常大气压下保持稳定,但一旦改变结构,释放开来的甲烷便可燃烧产生能量。

  首先,可燃冰的能源丰富性是其最大的优势之一。作为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之一,可燃冰蕴藏着巨大的能源潜力。可燃冰所蕴含的天然气具有高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因此可提供大量的可用能源,从而有望解决当前一直增长的能源需求问题。

  其次可燃冰对环境比较友好,相比传统的化石能源,可燃冰的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相比来说较低。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使用可燃冰作为能源能够大大减少对大气和环境的不良影响,对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和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可燃冰有各种用途,除了作为燃料使用外,可燃冰还能应用于制氢、化工原料等方面。其多样化的用途不仅增加了其经济价值,也拓宽了其应用潜力。通过深入研究和技术创新,能更加进一步挖掘可燃冰的多个领域的应用。

  此外,可燃冰在全球各大洋的海底以及部分陆地区域广泛分布,这种广泛的分布使得可燃冰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潜在资源,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许多国家都可能会拥有可燃冰资源,广泛分布为多个国家提供了利用本地资源的机会,从而能够减少这些国家对进口能源的依赖。

  从技术角度看,开采可燃冰的技术仍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由于可燃冰存在于海底或者永久冻土层这种极端环境,开采过程面临着极高的压力、低温和复杂的地质条件。相较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可燃冰的开采难度更复杂,甚至超过了页岩油的开采难度。

  因为可燃冰开采有可能破坏环境,各个国家一直非常谨慎对待。根据研究显示,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无论是由自然因素还是人的因素引起的,都可能会引起可燃冰的分解,从而引发海底滑坡、塌陷、海啸以及大面积海洋生物死亡等环境灾害。

  目前开采可燃冰的方法中还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开采过程中最大难点就是如何使甲烷不对外泄漏。开发中若是处理不当,将会导致甲烷大规模溢出,而由于甲烷又是温室气体,会吸收大量热量,导致非常严重的温室效应使全球环境恶化。

  商业化成本是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虽然可燃冰储量巨大,但要想使用这一资源需要大量的投资和高昂的成本。从探勘阶段到生产阶段,涉及设备采购、工程建设、运营管理等多个环节。这些步骤都需要长期投入大量的资金。

  根据研究分析,目前中国南海地区开采可燃冰的成本约为每立方米200美元,折合成天然气成本每立方米8元。这与常规天然气的成本不到每立方米1元相比,目前还存在比较大的价格差距。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升,商业化进程将不可避免地面临环境保护和治理成本的挑战。因此,要实现可燃冰的商业化应用,需要在技术进步和成本控制方面取得突破,以确保可燃冰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和长期竞争力。

  虽然可燃冰具备潜力,但与风电、光电、锂电等清洁能源相比,作为一种不纯的天然气,可燃冰并不是优先选择。如果在技术上没取得突破,盲目进行大规模的可燃冰开发有几率会使常规天然气资源进一步枯竭,进而导致气价上升,进而加剧发展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紧迫性。


上一篇: 哪些是新能源 新能源有哪些

下一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